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幸福群岛

做人要知足,做事要知不足,做学问要不知足。济南市文化东路小学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 文本细读与预设教案  

2009-10-05 08:30:14|  分类: 术有专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 文本细读与预设教案

          湖川小学    林顺

       王崧舟老师在“全国首届诗意语文观摩会”上执教的《二泉映月》,是一堂预设极其精妙的课。课一开始,王老师让学生到文中去找一找描写无锡惠山上的“二泉映月”这处风景的文字。待学生把相关内容一一寻到之后,王老师又把这些词语投放到大屏幕上,让它们来了个“集体亮相”:

茫茫月夜 如银月光 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

 以上词语居屏幕一侧,背景画面为:月光映照下的二泉) 这一组“闪亮登场”的词语群,诗情地展现了“二泉”的意境,也精准地切准了文本“脉博”。当然,也是王老师事先潜心提炼并精心预设的结果。之后,王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四组共八个词,在读中让学生深入体会“二泉映月”这处风景名胜的优美韵致。而读着读着,学生渐渐感受到这不只是八个词,而是“一首优美的诗,一幅动人的画。”而当王老师再问学生“这样的美景对阿炳而言只是什么”时,学生只能怆然应答:“一片黑暗!” 后来得知,王老师此课其实已是第三版本,原先的“景——曲——人——情”结构变为“景——人——情”,课堂节奏变得更加紧凑、合理。可以想见,这一调整是经过多少次磨砺后的结晶啊!关于“磨课”,王老师曾说:“一些青年教师以为特级教师写下的文字就是教案,其实他们写在脑子里的远比写在纸上多得多。不要光盯着这一个教案,教案形成有非常重要的预设的过程。即使是现在,我在课前也常把能想到的都写下来,有时甚至包括大量预想中的对话。” 听了王老师的肺腑之言,相信我们对预设的重要性都不会再有丝毫怀疑。写文章离不开积累,上课也离不开预设。那么,如何预设呢?从眼前看,在课前可多些并联式的框架结构,少些串联型的线性索链;多些有备无患的各种紧急预案,少些粗疏随意的所谓“以逸待劳”。而从长远看,则重在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,因为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,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:“为了上一节课,你是一辈子都在备课。”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86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